【摘要】
纳豆枯草杆菌是一种被一般认为无害的(GRAS)菌。具有纤溶和抗血栓作用的纳豆激酶是纳豆枯草杆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人们逐渐认识到,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作为维生素K2的生物合成菌株。而维生素K2具有显著的效益,如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以及抗肿瘤作用等。通过同源重组敲除aprN基因可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并使维生素K2 MK-7的浓度略有升高。通过检测纳豆枯草杆菌生长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我们发现良好的氧供应和细胞膜状态有利于维生素K2的合成。此外,我们采用两步RSM法对新型无渣发酵培养基的操作参数和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无残留培养基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控制条件。大豆粉、玉米粉和蛋白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78.9、72.4和24.8g/L。摇瓶培养基的最佳转速和体积分数分别为117 rpm和10%。工程菌在无残渣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胞膜的状态和组成更加稳定。最后,我们成功地将MK-7的浓度提高了37%,达到18.9mg/L,并且发酵时间缩短了24h。
【出处】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