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确定
周博士信箱
与您携手同行,共同讨论!
了解维生素K2
维生素K2是一种脂溶性维生...
· 维生素K2安全性

Schnyder角膜营养不良相关的UBIAD1在MK-4合成和抵抗自噬介导的降解中有缺陷

2020-04-01 09:23:12  来源:PubMed  作者:Dong-Jae Jun, Marc M Schumacher, Seonghwan Hwang, Lisa N Kinch, Nick V Grishen, Russell A DeBose-Boyd  归类:维生素K2安全性 | 最新学术动态

【摘要】

Ubiad1基因编码UbiA类异戊烯转移酶结构域1蛋白(UBIAD1)是一种能够利用焦磷酸基天竺葵酯(GGpp)来合成维生素K2的一种亚型:甲基萘醌-4(MK-4)的异戊烯转移酶。而Schnyder角膜营养不良(SCD)是由UBIAD1蛋白突变所引起。SC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的特征是由于组织中胆固醇的异常积聚导致角膜混浊。我们先前发现,甾醇会触发UBIAD1与内质网(ER)定位的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包括GGpp)合成中的限速酶)的结合。这种结合抑制了固醇加速的,内质网相关的还原酶降解(ERAD),并允许在富含胆固醇的细胞中继续合成GGpp。GGpp触发还原酶释放UBIAD1,使其发生最大ERAD和ER向高尔基体转运UBIAD1。SCD相关的UBIAD1抵抗GGpp诱导的释放,并在ER中保持隔离以抑制还原酶ERAD。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种用于在分离的膜和完整的细胞中UBIAD1介导的MK-4的合成的生化方法的发展。利用该方法,我们比较了野生型UBIAD1和SCD相关酶变体的酶活性。我们的研究表明,SCD相关的UBIAD1表现比较低的MK-4合成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对GGpp的亲和力降低所致。内质网中的与隔离保护SCD相关的UBIAD1不被自噬,并允许突变蛋白在细胞内积聚,从而增强了对还原酶ERAD的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不仅对了解SCD的病因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也有重要意义,其部分原因是UBIAD1介导的还原酶ERAD的抑制作用。

【出处】 PubMed


关注微信公众号